选文选自邹韬奋写作的《经历》一书,本文《几个原则》选自书中的第一部分《二十年来的经历》,结合文章内容和收录顺序,可以推测选文的写作背景应为1936年8月到1936年11月“七君子事件”前这一阶段。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在抗日救亡的声浪下,国内办刊热情高涨。而邹韬奋本人经历了多次办刊的经历,其办刊理念也臻于成熟。本文《几个原则》即是作者邹韬奋以一名办刊经验丰富的资深出版人的角度出发,对有意办刊的朋友提出的关于办刊的几点建议;同时也是邹韬奋自身办刊态度和原则的阐释。因此,本文对研究和理解邹韬奋的办刊理念和态度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中作者邹韬奋一共提出了四个原则,作为对于新人办刊的建议,同时也是其个人办刊的理念阐述。第一,要有创造精神。作者以《生活》周刊为例阐述单纯的模仿是无法创办优秀的刊物的。从格式到内容,别人有什么就学什么,成为其他刊物的效仿者,这样的办刊思路是不可取的,一本刊物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第二,刊物的内容要精练。考虑到周刊的体量,其中刊载的文章内容要“贵精不贵多”,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隽永的含义,节省了读者阅读的时间,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也对周刊文章的作者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要立足大众文化,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这一方面要求所办的刊物内容要通俗,要适应大众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需要办刊人对广大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研究。第四,重视朋友间团结协作,特别是能为刊物稳定提供优质稿件的作家朋友。作者在此提出要尽可能避免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刊物上刊载相似文章的情况发生,这对读者而言绝非有利情况。而作为办刊人来说,如果没有能够为刊物“帮忙”供稿的作家朋友,就要审慎考虑是否要创办一个新的杂志了。除了以上的四个原则,作者邹韬奋还对初办刊物的人提出了一个警示:不要因为急于推销刊物而只重视推广,忽视刊物内容。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不利于刊物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