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分析得很到位。他能包容淳于式,不仅因为他秉性纯善,还因为他通识古今,他知道诸子百家所推行的各种政治思潮的长短和优劣。
既然自己所推行的兵家政策和淳于式的黄老之道都有长处,都有缺点,都是一时之计,那就应该互相包容。
其三,镇守东吴,夷陵破备。
夷陵之战,大家都比较了解,我就不面面俱到地说,只择其精要,说陆逊打这场仗时所用到的三个技巧。
第一,诱敌深入。当四万蜀军进攻秭归时,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猇亭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没法发挥骑兵的优势。
第二,佯渡长江。在战争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时,陆逊派遣东吴大将领兵八千,佯攻望江、栗林河、云霄浦,打算以此三地为据点,偷袭刘备中路大军。刘备为防有失,只能采取连营策略。
有人总爱就此讽刺刘备,说刘备不懂兵法。曹丕就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实际上不是刘备不知兵法,刘备打了那么多年仗,见识应该还凑合。连营策略,是迫不得已。我们可以回望一下古代三国地图,看看望江、栗林河、云霄浦分别在当时什么位置。假如东吴军队真的渡过长江,占据这三个地方,再从这三个地方发兵,偷袭蜀军中路,那蜀军就首尾难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