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更加分明,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铸就得更加坚定,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想要,其结果可能是什么也得不到。在为自己定位时,面对光怪陆离的诱惑,只有勇于割舍,只取自己所需,定位才会准确,才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美国《时代》杂志曾经报道过一则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国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美国人都很难体会“完全清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忙得没有空闲,就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国人终年昏睡不已,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并不是好玩儿的笑话,这是极为严肃的课题。
你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国人一样,没多少时间是“清醒”的?大多数的时候,你是不是都无法专心,总是担心这个,害怕那个。要不,就是想要这个,但又觉得那个也不错,贪心地想将所有的东西一网打尽。
这正是现代人共同的写照:一心数用。在这里,确有大部分人已经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手脚并用同时完成很多事。
应接不暇的杂务明显成为日益艰巨的挑战。许多人整日形色匆匆,疲态毕露。放眼四周,“我好忙”似乎成为一般人共同的口头禅。忙是正常,不忙是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