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过度强烈的连结最干扰母婴的关系,如我之前所指出的,母亲对小孩的态度与她身为孩子时对自己母亲的感觉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已经知道的是,这种早期关系的特色是爱与恨之间的冲突。孩子潜意识里对母亲所持有的死亡愿望,在她成为母亲后继续存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些感觉因为儿童期各种对手足的冲突情绪而增强了。如果因为过去的冲突未解决,造成了母亲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感到太多罪疚感的话,她可能会强烈地需要孩子的爱,用各种方法将孩子与自己紧密地绑在一起,使孩子依赖她;或者,除此之外,她有可能太过专注在小孩身上,孩子成为她的生活重心。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虽然只是从一个基本的向度——一种非常不同的心智态度:不贞(infidelity)。不贞的各种表现之间(这是各种极度分歧发展方式的结果,在某些人来说是表达了爱,在其他人则是恨,两者之间有各种程度的变异)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反复离弃(所爱的)人,部分原因是源于对依赖的恐惧感。我发现:典型的“大情圣唐璜”(Don Juan),在其心智深处因为害怕所爱的人死亡而受到困扰,如果他没有发展出这种特别的防卫,也就是用他的不贞来应付它们的话,这样的恐惧可能会突破重围,并以忧郁与心智上极度痛苦的感觉来表达。借由这种防卫,他反复对自己证明:他极度爱恋的那一个客体(最先是他的母亲,他害怕她会死亡,因为他感觉他对她的爱是贪婪且具破坏性的)毕竟不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他永远能够找到另一位女人;虽然他对她有热情,但只是肤浅的感觉。有些人正好相反,他们由于极度恐惧所爱的人死亡,反而驱使自己去排斥她,或者是遏止、否认爱,他则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这样做。不过,透过他对女人的态度,潜意识中的妥协获得了表达,借由放弃与排斥某些女人,他潜意识地离弃了母亲,把她保住了,以免受到他危险的欲望所伤害,并且将他自己从对母亲痛苦的依赖中释放出来;而借由转向其他女人、给她们欢愉与爱,他在潜意识心智中保存了所爱的母亲,并且再创造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