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的各种微妙心理变化,也都同这一总的心理定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主持人在分析采访对象时,首先应该把握住这一总的心理定势,这也是双方形成感情交流的起点。
2.采访对象的个性差异
在总体上对采访对象进行了把握以后,接下来就要考虑采访对象的个性差异了。人有千面,性格各异,而且其间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也是主持人访前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持人的工作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中间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主持人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性格特征,而不断变化着自己的交往方式;否则,就无法沟通双方的感情,自然也就谈不上向人家“掏宝”了。之所以主持人要重视这个问题,一方面它将影响到事实的采访深度;另一方面,采访对象不同的个性特征,将直接关系到主持人访谈的难易程度以及谈话的倾向性。
一般情况下,性格外向的采访对象比较容易接近,能够较快地进入状态,对主持人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小。主持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可以较快地了解对方,保持住采访主动权。对于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他们也能够倾肠相诉,主持人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访谈效果。而性格内向的采访对象,接近的难度比较大,进入采访状态也较缓慢,他不会轻易地暴露自己的思想,主持人很难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掌握住对方。这种采访对象也不愿意短时间接触后,就同别人交流感情,往往陷主持人于尴尬境地,给主持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节目的质量是同采访密切相关的,没有深入的采访,是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