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办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看,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6年,民办幼儿园在数量、增幅以及在园幼儿的数量和增幅上都高于公办幼儿园。截至2016年民办幼儿园共有15.42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64.3%,高于公办幼儿园占比约30个百分点。这说明公办幼儿园还未能达到独立支撑普惠性资源的程度。
另外,各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普惠民办幼儿园政策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部分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标准不够科学,仅以收费水平是否降至政府规定水平为唯一判定标准,而未关注其办园质量,如是否取得办园许可证、是否存在违规办园行为、是否年检合格。二是对已认定的、获得资助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经费使用缺乏有效监管,致使出现部分幼儿园“一手拿补贴、一手拿收费”的现象。三是部分地区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政策只抓住了认定这一“入口”而未关注“出口”,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退出问题,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生源不佳时幼儿园申请认定、生源稳定后幼儿园自行退出的现象。上述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各地认定的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虽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但没有做到真正的“普惠”。在总结多年来政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很多地区(如上海、天津、山东等)对原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予以修订和完善,对本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重新认定,并配套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因此,对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情况还有待进行新一轮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