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想办事成功,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把握住时机。把握住时机,最重要的是要认清时机。所谓时机,就是指双方能谈得开、说得拢的时候,对方愿意接受的时候。一个人在车祸丧子的悲痛中还没解脱出来,你却上门托他给你的儿子保媒说媳妇,你分明是在自讨苦吃;领导正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你却找他去谈待遇的不公,那你肯定要吃“闭门羹”,甚至遭到训斥。掌握好说话的时机,才能提高办事的成功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关系疏远的亲戚为你办事
将有用的“远”亲变成“近”亲,这样才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解脱自己求助无门的烦恼。
在中国办事肯定离不了关系,所有关系中亲戚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来说,求关系好的亲戚办事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摆一桌宴席,请亲戚吃好喝好,礼送到位,基本没什么问题。
但是请关系疏远的亲戚办事就比较麻烦。
小英在北京某学院上学,在大学四年中,她一直都知道有位关系比较远的亲戚在学院任教,但是总感到好像是要刻意讨好人家,所以她从来没有拜访过那位亲戚。临近毕业了,看到同学一个个找关系、走后门,她也开始着急了。没有办法,她只有硬着头皮请那位亲戚吃饭。吃饭的过程中,那位亲戚谈到了老家亲戚们的情况。其实小英已经将这些都淡忘了,只好含糊其辞。尴尬地坐了一个小时后,那位亲戚说:“小英,我今天还有事,咱们下次再聊吧。”小英一听这话,感到事情没有办就这样回去了,那这顿饭不是白请了,于是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亲戚一听马上绷起了脸,说:“小英,学校自有分配,我也不好参与什么。”小英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寝室,感叹着人情冷暖与世态的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