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年(1860年)春夏之交,英法两国以“修约”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于闰三月二日占领舟山,四月七日侵入大连,十三日侵入烟台,六月十五日占领北塘,七月五日夺得大沽口炮台,八日攻入天津。八月四日攻陷北京东面的张家湾和通州,七日进至距北京城只有数十里路的八里桥。次日,咸丰帝被迫到热河“避暑”,只留下弟弟恭亲王为钦差大臣,驻守北京。
这次英法联军攻取北京,完全是由于僧格林沁及胜保所部兵败所致。僧部在天津、通州各役,虽均惨败,但却是“挟全力与逆夷死战”。曾国荃得知兵败的消息后,对僧王很是埋怨,并称僧王已不被皇上重用云云。曾国藩严厉地告诫弟弟不要乱讲,一则这不利于缓和满汉矛盾,二则曾国荃之言确有不对的地方。
多思慎言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诸如“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等至理名言就可知道一二。古语云:“口舌者,祸患之宫,亡灭之府也。语言者,性命之所属,而形骸之所系也。言出患人,语失身亡。身亡不可复存,言出不可复追。其犹射也:悬机未发,则犹可止;矢一离弦,虽欲返之,弗可得也。”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