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程贤章和杨钦欢这次谈话具有“前瞻性”呢?事物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程、杨作出这个决策是在2009年初,大概是那年春节前后吧。他们说干就干,工作紧锣密鼓地在进行。一年多功夫,于2010年5月,这部二百多万字的治水史书就出版了。
过了半年,即2010年12月31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个《决定》真是说到全国人民心坎上了,说到策划《中国治水史诗》的程贤章、杨钦欢的心坎上了。这个《决定》一开头就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利资源可持续利用。”说得何等好啊。中央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又用这种集体的智慧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杨、程两位在思想认识上的“前瞻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在阅看这本大书的初稿时,读到广西著名作家冯艺一篇文章:《雁鸣柳江》。这篇文章写于2009年夏天。文章记录了杨钦欢关于水利建设的一段谈话。文章写道:“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给广西的水电开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被称为红水河龙头电站、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的世界级巨坝龙滩水电站动工兴建,成为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它与世界魁首三峡电站遥相呼应,展现了我国水电工业的灿烂前景,把广西的水电开发推向了鼎盛时期……因为敏锐,因为胆识,使杨钦欢一开始就瞄准了柳州市推介的柳江红花水电站……杨钦欢清楚地认识到水电是一种清洁廉价和可再生能源,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水电开发……这远景是西部的诱惑,把东部的杨钦欢紧紧地吸引。杨钦欢心头正在描绘着他的蓝图。”冯艺在文章中还写道:“采访中,我得知他(杨钦欢)是一个很低调,几乎不出席大型活动,甚至连自己赞助的项目落成都不拿剪刀、不喜欢被媒体报道的人。他说,他喜欢本分地做好工作,说干就干,不要畏惧失败。脚下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攀登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要把梅雁建成‘百年企业’,必须全力以赴。……坚决、果断、雷厉风行,这是柳州市政府评价梅雁集团时用得最多的词。是的,正是他们的坚决、果断造就了项目提前就投入运行的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