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见敌后策反初见成效,决定再接再厉,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让曹操葬身火海。
袁绍的胃口越来越大,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要在曹操后方开辟第二战场,形成南北两个战场,让曹操首尾难顾,如此重任,寻常之辈自然难以担当,所以刘备再次披挂上阵。奉袁绍之命南下,与当地亲袁反曹力量联合,造成南北夹击曹操的有利态势。
建安五年(200)七月,汝南一带的原黄巾军刘辟部起兵叛曹,正式归附袁绍。刘备奉袁绍之命带兵南下会合刘辟,在汝南、颍川曹操的大后方纵横驰骋。袁绍人脉加之刘备的号召力以及刘辟的破坏力,声势浩大,许县以南许多郡县纷纷叛曹,曹操一时十分被动。
曹操在官渡前线面对数倍于己的袁军,压力本就很大,偏偏这时,刘备又在他的大后方,火上浇油。一想到刘备,曹操就恨得直磨牙,相比于袁绍,曹操更痛恨这个卖草鞋的大耳贼。
北有袁绍南有刘备,曹操愁眉不展,曹仁看不下去了,主动请缨:“主公,不必担忧,臣请领兵扫平刘备。汝南、颍川因大军在外,后方空虚,刘备大兵压境,迫于形势,不得已附逆,并非真心。刘备所部多是袁绍部下新兵居多,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大军进击,一举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