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会战的结果按照他的意志实现了。日本人不敢贸然深入他的包围圈,仓促地退回了原防。中国守军虽有较大的伤亡,但日本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薛岳戴上胜利者的桂冠,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长沙会战,是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采取的第一次攻势,其结果是,日军放弃了在进攻中占领的地区,迫不得已回复到会战前的原来态势。
从日军撤退的那一刻起,薛岳就感到胜利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立即向军事委员会报告:
日军分三路进攻长沙,我诱敌深入,于长沙附近予以痛击,敌伤亡惨重,向北溃逃。
显然,薛岳的这份电报是一份捷报,但上面还没有出现“大捷”二字。首先使用这个词语的是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他第一次在电文中提出了“湘北大捷”。薛岳看见这种提法,不禁心中一动,洞悉了下属对会战结果的反应,知道该是庆祝胜利的时候了。
这次会战,虽然没有按照薛岳预期的结果发展,未能围歼日军主力于长沙城下,但从节节抗击到追击截杀,毕竟杀伤了日军几个主力师团的兵力,当一车车战利品运进长沙时,老百姓热泪滚滚,浏阳爆竹的硝烟挟裹着从前线硝烟中凯旋的官兵们。
薛岳认为,这就是胜利,是蒋介石和全国民众在心理上极其需要的胜利。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佩服关麟征的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