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是一种特殊的祭祀天地仪式,起于何时已不可考,其意义是帝王得天下、致太平后,因“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所以要“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22]。封禅仪式是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即所谓“封”,和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即所谓“禅”。“言禅者,神之也”[23],而“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2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宣传自己的功烈为三皇五帝所不及,以巩固大一统政权,想起了古来相传的封禅大典。
即帝位的第三年,秦始皇巡行郡县,来到泰山。他与随行的70余名齐鲁儒生博士商议封禅的具体步骤。可是这些人说法各异,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于是贬黜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25]。秦始皇上泰山途中,正遇上暴风雨,这使得被斥退未能参与其事的儒生有了讥讽的口实。后来秦二世而亡,人们便把这次封禅看成了无其德而用其事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