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行,真的行。
就盼望你来,程老说,我得把这些稿子亲自交待给你。
他向我介绍了全部策划组稿的过程。首先是杨总策划了选题,又出资让他带领两个年轻人约请全国的作家。然后程老居然就带着两个年轻人顶着酷暑去了新疆吐鲁番,又冒着严寒去北京找何建明。他还去了东北,游说了许多个省的作家,请诸位作家各自去写他们家乡的母亲河或者他们熟悉的河流。老先生居然成功地约请到五十五位作家。我问他怎么能够搬动这些大腕?
他告诉我,杨克、陈世旭等老朋友帮了大忙,这就是他们从策划到完稿一共花了不到一年时间的秘密。这真是市场化速度。在今天,写作也早就市场化了。程老很得意地告诉我,他给作家们寄稿费,那种出手大方的感觉真好,真快乐。看到一个老人这么开心,我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如此奢侈的编辑部、如此精干的队伍、如此短暂的成书时间……我再一次感到杨钦欢真是个智勇双全的幕后人物。他居然有办法调动中国五十多位作家,跟着他写治水史,就这一件事,你尽可以想象他在市场中拼搏的状态。这本书对他来说,不过是四两拨千斤罢了。
那天晚上,一摞一尺多高的A4打印稿子摆在我房间的桌子上。据说还有稿子没有到。我大致翻了一下,许多作家是我的朋友,也有些作家是新面孔。我似乎更习惯于在文字中了解一个人,对许多作家朋友的认识,与其说是在工作中认识的,不如说是在稿子里面了解的。我仔细看了杨钦欢的序言,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